(原标题:同天官宣「最强年报」立花里子作品,雷军、何小鹏为何玩到全部去了?)
文 / 一灯
不仅仅对年报的名称,这两家从名字就透着“昆仲感”的企业,这两年的发展轨迹也充满了戏剧性的呼应。
3月18日下昼,小米集团与小鹏汽车在并吞天接踵交出了各自的年度成绩单——小鹏2024年年营收突破408.7亿元,同比增长33.2%;小米集团2024年营收3659.1亿元,同比增长35.0%。真义的是,两家异途同归地将2024年景绩单称为“史上最强年报”。
回望2022、2023年,小鹏汽车正资格因G9车型订价造作导致销量暴跌的至暗时刻,股价跌入谷底;另一边的雷军则以“押上东谈主生全部声誉”的壮烈感,投身造车行状。而如今,小鹏汽车再行找回了节律,2024年全年总请托19.01万辆,同比增长34.2%;小米汽车首年请托13.68万辆,用“跨界遗迹”冲破行业预期。
一切彼一时之后,两家企业齐可谓是意气欢乐。而在颇具恰巧的时候节点布景下,咱们不妨来挖掘一下它们的财报,回来值得爱好的亮点和背后共通的增长基因,念念考尚存在的隐忧及短板。
“史上最强年报”,到底有多能打?
如果要用一句话回来小鹏汽车的“最强”财报,应该是“营收与请托量迎来暴增,毛利率改善,企业耗损大幅收窄。”
据最新财报数据清楚,小鹏汽车2024年全年共卖出19.01万辆车,同比增长34.2%。比较值得扎眼的是,第四季度销量就达到9.15万辆,同比增长52.1%,近乎完成了旧年小鹏汽车全年销量的50%,创下单季销量历史新高。
而之是以有这么的发扬,从居品端来看,是因为旧年下半年小鹏汽车先是发布了小鹏MONA M03,打下了连气儿两个月请托破万的增长势头,紧接着小鹏 P7+上市,接过了小鹏MONA M03 的爆款热度。于是在2024年临了几个月连气儿销量破3万辆后,小鹏汽车的营收也迎来历史新高。
图源:小鹏汽车公众号
财报清楚,2024年全年营收 408.7 亿元,与 2023 年的306.8 亿元比拟,营收暴涨超100亿元。诚然现在还未盈利,但小鹏汽车的净耗损已由2023年的103.8亿元,减少至2024年的57.9亿元,同比大幅收窄44.2%。与此同期,2024全年,小鹏汽车的毛利率为14.3%,同比晋升12.8%。
值得一提的是,2025年第一季度小鹏新车请托联结为9.1万辆至9.3万辆,同比增长317.0%-326.2%;营收预期为150亿元至157亿元,同比增长129.1%-139.8%。不丢脸出,收成于新车请托量抓续肃穆增长以及毛利率的正向改善,小鹏汽车扭亏为盈的日子不远了。
“咱们格外有底气地深信,在咱们坚抓AI研发大参预的同期会稳步走向小鹏在本年四季度的盈利。”小鹏汽车董事长、CEO何小鹏在电话会议上这么说谈。
小米这边,家伟业大的,“最强年报”的看点就比较多了。但能让雷军粗莽发博躬行盖印“史上最强”,《节点财经》以为主如若由于财报中的三个进击发扬。
最初,非论是单季如故全年,营收数据均达到历史新高。
据最新财报数据清楚,小米集团2024全年总营收录得3,659亿元,同比飞腾35%;经调度利润为272亿元,同比飞腾41.3%,均为历史新高。而即便不臆想汽车收入,小米的主业营收也达到历史新高的3,331亿元。
再看单季。年报清楚,小米第四季度营收1090.1亿元,同比增长48.8%,预估1043.8亿元;经调度净利润为东谈主民币83亿元,同比增长69.4%,创下单季利润历史新高,这如故包括了智能电动汽车等翻新业务经调度净耗损的7亿元。
图源:小米公司公众号
其次,小米汽车拉起第二增长弧线。
2024年关于小米汽车是至关进击的一年。年报清楚,汽车全年营收录得328亿元;请托13.6万台,毛利率为18.5%,ASP(平均销售价钱)为23.4万元。
雷军在微博中称,将2025年小米汽车请托量上调至35万台。可见,在小米集团的营业河山里,智能电动汽车已成为详情无疑的第二增长弧线。
此外立花里子作品,IoT业务终于破千亿营收。
2024年,小米的IoT业务营收录得1,041亿元东谈主民币,同比飞腾30%;毛利率为20.3%,较2023年的16.3%有显赫晋升。
其中,空调、雪柜与洗衣机等高附加值的智能环球电发扬亮眼,出货量均创历史新高。举例,小米空调在2024年出货量达到680万套,较2023年的440万大幅增长50%,相接了本年度IoT的营收增长任务。
图源:小米公司公众号
另外,小米互联网业务不异也创历史新高,2024年全年收入达东谈主民币341亿元,同比增长13.3%,举座毛利率为76.6%。
在《节点财经》看来,告捷的旅途老是相似的,而失败则各有各的问题。因此,这两家企业“年度最强财报”的背后,一定有值得发掘的相似的增长基因。
看似并不关系,实则扬长避短
2022年下半年,小鹏G9因建立和订价激发浩繁差评,小鹏汽车销量跌入谷底,企业一时候堕入至暗时刻,直到2024年才回暖。而在此时期,小米汽车则是步骤渐进地研发、上市。
那么,在近两年的时候里,小鹏汽车为了重回增长作念出了哪些改动?又和小米的发展策略有哪些相似点?这里,《节点财经》分析整理出了以下几点。
第一,首创东谈主躬身入局,重塑企业基因。
小米这边很阐述,雷军一直是以“All in造车”的姿态躬行带队研发小米SU7的,以至将董事会搬进工场,躬行开车试驾搞直播。
而在误点LatePost的采访中,何小鹏曾提到,在小鹏汽车低迷时,他曾打电话给早期的投资东谈主雷军,雷军刀刀见血点出小鹏汽车最大的问题:“小鹏最大的问题不是别的,而是你只想当董事长,不想当CEO。”雷军的趣味很直白,你弗成当圮绝掌柜,想造好车,恰当决策者,得亲力亲为。
于是,互联网缔造的何小鹏初始极力学习汽车制造的关联常识,拉着公司从工夫导向转为客户导向。他躬行料理供应链,精简SKU和把控成本,这才发现公司里面推诿、腐臭问题严重,于是在反腐作为中一语气开了10个高管。
与此同期,何小鹏在G9风云之后挖来了有30年造车教学的前长城汽车实验董事、总司理王凤英。据了解,MONA M03这款车的基础车型界说、订价和销售,齐是由王凤英厚爱。恰是靠着这款车,小鹏汽车才得以打了一个翻身仗。
第二,营销制造声量,强化市集信心。
五月色婷婷小米和小鹏的首创东谈主齐是互联网缔造,均擅长制造声量,将工夫说话转动为巨匠心境。
举例,小米SU7发布以来,雷军每天给网友们申诉程度,去工场打卡,还拍了一个“假睡”照。
上市售卖之后,更是以“SU7 Ultra锁单破万”“豪车用户占比80%”等话题引爆外交齐集。同期,雷军还用年度演讲造势,用工场直播强化“工夫流”贯通,并邀请极客测评,用专科内容消解环球对新品牌的信任阻隔。
小鹏汽车这边,何小鹏则借“自动驾驶对标Waymo”“AI芯片量产”等话题,为居品加深工夫标签,并通过密集访谈强调“2025年盈利”指标,以强化市集信心。
尽管容貌有所不同,但二者均通过精确的传播策略,为品牌博得了浩繁的关爱度和用户贯通。
第三,“工夫平权”为矛,“范围效应”为盾。
在市集政策方面,两家公司均是以“工夫平权”为矛,争夺主流市集;“范围效应”为盾,隐蔽研发参预。
据了解,小米SU7最终上市订价21.49万元起,最高配为29.99万元。其中,双电机版最大功率673马力,零百加快仅需2.78秒;高配版续航800km,搭配800V高压快充,5分钟补能220km。
小鹏汽车则在G9失利后,再行梳理了车型的价钱与叮嘱。从2024年来看,小鹏汽车的车辆均价从25.4万下调至16.03万元。其中,MONA03 MAX版订价15.58万元,却标配城市接济驾驶功能,平直将高阶智驾拉入15万元区间;小鹏P7+以18.68万元起售,较老款降价30%,同期搭载新一代视觉智驾决策,成本裁汰25%。
图源:小鹏汽车公众号
这两家企业,一个谋略2025年冲刺35万辆请托指标,另一个押注2025年四季度盈利,背后均是对“范围效应隐蔽研发参预”的共鸣。也即是说,二者均但愿通过扩大出产或市集范围杀青单元成本下落,从而将勤俭的成本转动为对研发的抓续参预,从而形成“研发→工夫升级→范围延长→成本裁汰→更多研发”的正向轮回。
第四,小米的“影子”通顺小鹏变革全程。
其实,雷军和何小鹏二东谈主有“亦师亦友”的激情,何小鹏曾坦言称雷军为“年老”,示意后者曾赐与我方在小鹏汽车料理和供应链等方面要津携带,两边还屡次出席两家新车发布会,互相学习鉴戒。
于是咱们能看到,非论是砍掉冗余车型、精简SKU,如故园品念念维从工夫标签转向用户体验,亦或是穿工服下工场,形成“首创东谈主即品牌”的强绑定效应,雷军对何小鹏的携带和隐性影响,通顺小鹏汽车变革的全程。
因此,在《节点财经》看来,从某种意旨上来讲,以前的2024年,如果对小米汽车来说是场“大考”,那么对小鹏汽车则更像是“开卷考”。只不外,如果“答题念念路”差未几的话,诚然能拿到差未几的“高分”,但也容易出现相通的“错题”。
相似的隐忧,不同的挑战
前边提到过,两家公司的汽车业务现在还齐处于耗损状况:小米汽车2024年年度净耗损62亿元,小鹏汽车2024年净耗损57.9亿元。而两边为了能塑造居品力,在研发参预也齐不惜啬:2024年小鹏汽车在研发参预开销64.57亿元,比2023年多参预了超10亿元;而小米在造车业务上的研发参预已逾越100亿元,包括电板工夫、自动驾驶系统等中枢工夫的种植。
“现在,小米汽车还处在大参预期,这些参预可能是中枢工夫的研发、多车型的种植、工场的参预、智驾的参预等等方面……对小米的汽车业务,咱们里面其实莫得格外明确的盈利时候表。”在小米集团2024年功绩财报电话会上,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如是说谈。
这意味着,未来很长一段时候里,小米汽车和小鹏汽车既要靠供应链和工夫降本跑赢价钱战,又要用范围效应隐蔽研发黑洞,还要赌中市集对智能驾驶的付费意愿。尤其是当特斯拉FSD入华、比亚迪第五代DM-i“清仓式”降价,这种“既要又要还要”的均衡术将濒临更严苛的测验。
此外,小米和小鹏现时也有各自头疼的事。
字据小米汽车官网清楚,跟着小米SU7的订单又进一步飞腾,提车周期也大幅延长:恭候时候最短的SU7 Max,也要恭候8个月傍边时候;而最长的SU7,恭候时候接近一年。如斯长的恭候时候,依然劝退不少潜在购车用户。
对此,雷军不久前在承袭央视采访时也示意,“现在第一焦点的问题是惩办国内订单列队6—7个月的问题,如何扩产的问题。”
与此同期,据小米SU7车主社群的调研清楚,72%的消耗者购车决策基于"雷军个东谈主信誉",仅18%招供"小米品牌背书"。这意味着,“米粉”们购买的是一台"雷军造"的汽车,而不是"小米造"的汽车。这种“首创东谈主即品牌”的强绑定,在某种程度上和明星代言一样是双刃剑,以至说当首创东谈主“塌房”时,其对品牌价值的影响会更甚于明星代言东谈主。
小鹏汽车这边的问题也不小。2024年小鹏汽车全年毛利率为14.3%,其中汽车业务毛利率为8.3%,这一发扬阐述低于欲望汽车(19.8%)和小米汽车(18.5%)。
而变成低毛利率的原因也不难猜,即是廉价道路。如今廉价车型占比的晋升对小鹏而言,已从短期救市策略演变为历久利润率的“紧箍咒”:廉价车型用范围效应带来的成本降幅,大约远不足价钱下探对毛利的并吞。这也就解说了为何老本市集更看好“工夫输出”而非“以价换量”。
另外,除了研发参预在飞腾,小鹏汽车也冒昧加码在东谈主形机器东谈主、飞行汽车等范围的探索。这让本就不豪阔的毛利率,看起来愈加岌岌可危。
图源:小鹏AI科技日
因此,《节点财经》以为,小米与小鹏汽车的财报高光,骨子以首创东谈主为中枢的强驱动、以流量为杠杆的强营销、以工夫为底座的强参预,这三者互相和会不仅不错让企业总有新故事不错讲,也在短期内创造出了“财报增速跑赢行业均值”的遗迹。
但现在小米和小鹏汽车的销售体量、毛利率等数据,均未达到欲望汽车等车企水平,既濒临相通的问题,也有各自的挑战。深信未来很长一段时候里,二者仍需通过范围效应或工夫输出进一步优化盈利结构。但非论遴选何种决策,针织恒久是必杀技,亦然品牌能行深致远的要津。
立花里子作品